最新手机看看在线看最火影视 https://www.shoujikk.net
俄乌冲突以来,谁是国际舞台上最活跃的第三国领导人?他为什么能在高调支持乌克兰的同时,又从俄罗斯获得实质的能源和经济实惠?他为什么既是普京的座上宾,又能飞往乌克兰与泽连斯基亲密会晤?在国际上,他被称为俄乌之战的“发言人”,甚至胶着的俄乌局势最后真的有可能在他的国土上完成和谈。他就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
Part1
8月5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访问俄罗斯,这是自俄乌冲突爆发后,首个到访俄罗斯的大国领导人。对于此次索契会晤,克里姆林宫相当重视,对这位在患难之际登门拜访的贵客给予了高规格待遇。
然而,就在埃尔多安离开俄罗斯还不到两周后,8月18日,埃尔多安前往乌克兰利沃夫,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会晤,评估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各个方面,并签署了一份关于重建乌克兰基础设施的备忘录。
俄乌冲突期间,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做法引起了国际舆论的极大关注,他能把冲突双方代表拉到一起,在伊斯坦布尔签署了一份解禁乌克兰粮食出口、恢复黑海运粮通道的协议,也会将TB-2无人机卖给乌克兰,成为打击俄军的重要武器之一。在北约成员国中,他是唯一一个至今未下令制裁俄罗斯的领导人,埃尔多安在俄乌之间扮演着调停者的角色。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中东研究室主任 唐志超:
“现在在全世界,这20年内要找出一个特立独行、非常有个性的政治家,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绝对是个性最鲜明的一个。”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 牛新春:
“左右逢源有其好处所在,可以游走于各方之间。但是也存在问题,国际社会认为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Part2
在俄乌之间左右逢源,国际社会对于埃尔多安的评价褒贬不一,而在土耳其国内,埃尔多安却有着极大的声望,甚至有人说,他是土耳其第一任总统凯末尔之后土耳其最伟大的领导人,而他也有着异于常人的成长经历。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中东研究室主任 唐志超:
“他家住在黑海边的一个小镇,家里还是比较清贫的。过去的土耳其政治精英基本上都是传统家族出身的,他是一个来自底层的人。”
埃尔多安生活在一个集世俗西方文明与传统伊斯兰文化共存的社会。埃尔多安的口才很好,经常受邀到各地演讲,这样出色的技能很快吸引了土耳其全国学生联会,而正是这个由土耳其前总统凯末尔建立的青年组织,奠定了埃尔多安从政的基础。
军史专家 萨苏:
“15岁的时候,他就加入了当时的政治党派,开始参加活动,而且很快被提拔为党派里某一方面的负责人,甚至后来让他负责整个伊斯坦布尔的党派工作,这给了他很好的机会。”
当时的土耳其为了限制宗教的发展,不允许宗教学校的学生考取大学。埃尔多安从宗教学校毕业后重新进入普通高中,才有机会考入马尔马拉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埃尔多安在1981年加入奉行政教合一的土耳其繁荣党,并在这里遇到了他的政治启蒙老师,著名的伊斯兰政治家埃尔巴坎。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中东研究室主任 唐志超:
“埃尔巴坎是土耳其搞伊斯兰政治的一个领袖人物、精神导师,土耳其现在有很多的伊斯兰政党,实际上都源自于他,埃尔多安也是他的门徒,十几岁时开始就追随他,看他的书,听他的演讲,成为他的一个追随者,加入他建立的每一个政党,埃尔多安被他带上了政治道路。”
1994年,40岁的埃尔多安参选伊斯坦布尔市长,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他的政治理念发生了变化,通过主张社会公平吸引了更多来自世俗派的选民,成功当选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市的市长,走上了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征途。
军史专家 萨苏:
“一方面,他是一个忠诚的伊斯兰教徒,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又对于世俗派非常容忍,就这样,伊斯坦布尔当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至于在他就任之后两年,伊斯坦布尔就从每年负债20亿美元改为获利40亿美元。”
军史专家 萨苏:
“他接手之后马上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是清理市容,第二件是引进天然气来解决烧火的问题,此前伊斯坦布尔很多人还在用木炭烧火,这就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破坏,他就把这两个问题给解决了。”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 牛新春:
“就在他的伊斯坦布尔市市长任期结束的时候,联合国授予了他联合国人居奖,这是环保方面的最高奖项,表明了对他治理伊斯坦布尔的很高评价。”
Part3
埃尔多安任职市长期间政绩斐然,伊斯坦布尔在他的治理下焕发出新的生机。此时的埃尔多安在土耳其政坛风生水起,然而看起来一帆风顺的政治道路,却在1998年4月戛然而止。
埃尔多安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因为引用了一首禁诗,被土耳其国家安全法院以发表煽动宗教仇恨言论为由,判处10个月监禁,5年内不许从政。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苏州大学讲座教授 高志凯:
“埃尔多安在公开的场合唱颂伊斯兰的诗歌,被视为违反国家至关重要的规定,因为宗教不能带有浓重的政治特色。这么一来,他就被捕入狱,失去了参加政治活动的资格。”
法院判决无异于宣布埃尔多安的政治生涯死刑。然而,埃尔多安却遇到了第二个改变他命运的导师居伦。居伦是著名伊斯兰思想家,他的思想强调科学、教育、民主、多元、宽容,最重要的是,他还强调西方的新自由主义。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 牛新春:
“居伦自己不参加政治,但选择支持某一个政治人物。居伦在土耳其,特别是在教育界、警察、军队、法院、媒体等领域培植了相当多的人。所以这时候,政法党跟居伦双方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2002年11月,在居伦的帮助下,埃尔多安领导的正义与发展党赢得议会选举,随即着手修改宪法条款,推翻了限制埃尔多安从政的判决,恢复了埃尔多安的从政资格。2003年,埃尔多安当选土耳其总理,他的政治生涯从这里走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埃尔多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筹备土耳其加入欧盟,并且计划按照欧盟哥本哈根准则的要求,对军队掌握的国家机构进行改革,借此削弱军队干预政治的体制,同时推动行政和司法体制改革,动摇了军队干预政治、发动政变的法律基础。
Part4
2014年,埃尔多安顺利当选土耳其总统,在实施军政改革的时候,原先加入欧盟的进程却迟迟没有进展。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中东研究室主任 唐志超:
“土耳其是一个伊斯兰国家,欧盟内部担心,这样的国家进入欧盟会对白人文化产生冲击,实际上这是一个根本的原因。”
国际上被欧盟拒之门外,国内的军政改革也遭到部分军队将领的抵制。2016年7月15日晚,土耳其总理耶尔德勒姆称,土耳其武装部队部分军官企图发动军事政变。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苏州大学讲座教授 高志凯:
“发动的军事政变,主要是针对埃尔多安在军队里推行的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希望把埃尔多安赶下台。当然,这里边可能也有一些国外势力的影响,包括美国势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 牛新春:
“他自己出现在电视上号召老百姓,说军队要搞政变了,所以你们一定要到街上支持我。所以,军队还没搞政变的时候,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跟安卡拉的老百姓已经跑到街上把军营给围起来了,这再一次体现了埃尔多安个人的魅力和影响力。”
在军事政变发生数小时后,埃尔多安公开表示,政府可以掌控局势,他仍在执掌政权,军队没有也不能统治土耳其。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苏州大学讲座教授 高志凯:
“遇到了这么大的挑战,埃尔多安非但没有退缩、没有胆怯,在24小时之内就用非凡的毅力摆平了这次军事政变。在随后的审判中,一口气抓了3000多位造势的、叛乱的官兵。从这一点来说,在土耳其独立后100多年的历史上是闻所未闻的,而且他恢复了政治的稳定,恢复了文官制度在土耳其的主导地位。”
对于此次政变,俄罗斯总统普京直言不讳,表示是他提供的政变情报。面对西方的冷眼旁观和俄罗斯的出手相救,土耳其加入欧盟的决心开始动摇,却与俄罗斯越走越近。
Part5
土耳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同样被西方世界所重视。由于处在欧亚非三块大陆的交汇点上,其经济难以融入任何一个经济圈,这也决定了土耳其必须通过与西方国家和俄罗斯之间的纠缠来获取利益所需,有可能左右逢源,也有可能两面受气。
军史专家 萨苏:
“埃尔多安其实也是要在国际上树立自己的形象,走土耳其的道路,怎么样做对土耳其有利,他就会采取哪个方略,他不怕反悔。西方国家并没有把他当自己人,在这种情况下,埃尔多安也要考虑,要保持俄罗斯对北约的威胁才对自己有利。如果俄罗斯都没有了,土耳其还有什么价值?所以他还要和俄罗斯搞好关系。”
俄乌冲突爆发后,土耳其率先宣布根据国际条约关闭了伊斯坦布尔海峡,不允许任何国家的军舰通过伊斯坦布尔海峡进出黑海。
军史专家 萨苏:
“他一方面说不参加制裁,另外一方面关闭对俄罗斯的领空。这样一来,等于他完成了对北约的责任。北约要求土耳其参与对俄罗斯的一些行动,他可以说我已经关闭领空了。另外对俄罗斯来说,土耳其毕竟还是中立的,没有进行制裁,所以能说我还是你的朋友,这个点把握得特别好。”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半年,埃尔多安多次充当中间人,试图将俄乌双方从战争状态拉回到谈判桌前。虽然几次促谈都未有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埃尔多安一直努力扮演着调停者的角色。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 牛新春:
“土耳其是唯一一个真正发挥中间人和调停者作用的国家。在经济上,它跟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联系都很密切,这样就给了它很好的调停位置。”
Part6
2022年6月,瑞典、芬兰两个中立国家担心俄罗斯会继续向西挺进,提出加入北约以获得安全感。而身为北约成员国的土耳其,却表态拒绝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所长 牛新春:
“土耳其是第一个跳出来、也是唯一一个跳出来反对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说的库尔德问题,因为土耳其认为库尔德武装就是恐怖分子,对所有支持库尔德人运动的各种组织和人都进行了通缉。”
埃尔多安再次强调,如果看不到两国采取符合土耳其期望的具体步骤,就反恐斗争和国防工业合作的转变不作出书面承诺,瑞典和芬兰加入北约的进程就不可能取得进展。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苏州大学讲座教授 高志凯:
“埃尔多安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本来都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怎么能够半路杀出这么一个‘程咬金’呢。然后瑞典领导人和芬兰领导人都到美国白宫跟拜登见面,主要就是想利用美国之力来说服土耳其,但土耳其一直不愿意松动。”
军史专家 萨苏:
“其实更重要的什么?他对俄罗斯也有承诺,就是我既然跟俄罗斯是朋友,作为朋友,我得做一点朋友该做的事情,拥有作为北约成员国的权利,其他北约成员国也必须得讨好它。”
土耳其利用芬兰、瑞典加入北约这件事,给自己制造了更多筹码。埃尔多安非常具有战略性的操作,在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中,为土耳其带来了更有价值的利益。
Part7
为了解决乌克兰粮食出口问题,2022年7月13日,土耳其、俄罗斯、乌克兰代表团与联合国官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克兰德军事招待所,举行乌克兰粮食出口问题四方会谈,讨论如何将滞留在乌克兰港口的粮食和食品,通过海上运输通道安全运出,土耳其再次高调亮相。
军史专家 萨苏:
“俄罗斯跟土耳其和联合国签约,乌克兰也跟联合国和土耳其签的,实际它们俩之间没签任何东西,但是这是一个四方协议。所以实际上,双方还是放到了一个团块里面,这是在俄乌冲突之中没有出现过的事情。那埃尔多安就可以说,你看你们谁都没做到的事情,我做到了。”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中东研究室主任 唐志超:
“俄罗斯和乌克兰后来还是接受了埃尔多安的调停,包括和联合国坐在一起建立了一个协调中心,第一艘船陆陆续续把小麦给运出来了,这是土耳其在外交上的一个成功,国际上也普遍对此表示赞扬和肯定。”
就在外界评论土耳其扮演调停者的角色时,埃尔多安的举动再次让世界惊叹。2022年7月19日,埃尔多安到访伊朗首都德黑兰,参加俄、土、伊,叙利亚问题阿斯塔纳进程首脑会议,而会谈开始前,埃尔多安竟然让普京干等了约一分钟的时间。
全球化智库副主任 苏州大学讲座教授 高志凯:
“普京站在那个地方等了约一分钟,这对于普京的个性来说也真不容易,而且他还没有记在心里。他跟埃尔多安见面握手的时候,至少表面上看来还真的是相处得非常好。”
军史专家 萨苏:
“他这招太妙了,他让普京等了一分钟,实际上是在向西方表示态度,我并不是跟普京合伙,我只是给了他一次谈判的机会。你看谁能把普京晾一分钟,我做到了。”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中东研究室主任 唐志超:
“土耳其的自身利益、自身安全要受到威胁时,土耳其对任何人都可以说不,它要追求这种独立性。这实际上是埃尔多安上台以来,土耳其外交上最重大的变化。”
埃尔多安坚持从本国利益出发,不跟风欧美对俄制裁,一面与普京就俄土两国深化全面合作达成共识,转身又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就土乌两国贸易问题进行商讨。就在最近举办的第二届克里米亚平台峰会上,他再次语出惊人发表立场,称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俄罗斯应将克里米亚归还乌克兰。埃尔多安多次在俄乌之间左右逢源,无疑成了俄乌冲突中最大的获利方。
是埃尔多安本就足智多谋,乱世中振臂一呼,成就和平大使的美名,还是俄乌冲突已经沦为了代理人战争,泥沼一片各方都想脱身,土耳其只凭地缘优势顺势出手就可有所成。无论如何,战争会导致两败俱伤,如果真像埃尔多安所说,古老的土耳其可以成为俄乌和谈的曙光之地,对各方又何尝不是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