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梳子姐
11月13日零点,重庆九龙坡公布了孕妇延误送医的调查情况,选在半夜时分发布消息显然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现在各地对热点问题调查流行时间线模式,就是从事发开始,按照重要时间节点依次梳理,罗列出主要人物、事件,这样做的好处是客观呈现、简明清晰。
我们也充分相信,九龙坡的调查报告是认真负责的,尊重了基本事实,没有掺杂任何虚假成分。
暂时抛开整个事件过程,先看一下调查形成的结论,通报中认定孕妇所在的社区严格按流程处置居民外出就医问题,并不存在网传的120救护车受阻等问题,“但确实存在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公司与患者本人之间沟通不及时、不到位,社区车辆保障不及时,社区工作人员应变处置能力不足,没有急群众之所急等问题”。
在善后处理上,一是向当事人真诚道歉,二是责成有关方面对当事人给予适当补偿,且已获当事人谅解,三是区纪委监委对有关干部立案调查,相关部门对物业公司进行详细调查,然后再严肃处理。
概括起来就是,处置流程没问题,但是社区和物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方法有问题。
此时,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事件全过程,上午7:20孕妇反馈就医需求,10:59离开小区送往医院,中间足足花费了3小时39分。
这段时间内,除孕妇外共涉及到七个人参与其中,他们分别是物业公司3人:工作人员赵某某、经理郝某、公司负责人王某某;老顶坡社区3人:工作人员肖某某、卫生服务中心付某、社区书记丁某;石桥铺社会事务办1人:工作人员张某。
他们相互协调,彼此接力,严格按照“提报需求、上传信息、核实研判、派车送医”的流程处置,问题卡在派车环节上,当时社区只有一台转运车辆,先是有一名癌症患者和两名孕妇预约,后来车辆没电又进行充电,仅派车过程就长达2小时19分钟,最后还是物业公司经理郝某想出的办法,用公司负责人私家车送医,要不然这事还不知道拖到什么时候。
看到这些,突然间不忍心责怪物业和社区,他们何尝不想把孕妇尽快送医,可是手里只有一台转运车,另外1名癌症患者和2个孕妇也都不敢耽误,作为最基层服务人员又有什么办法呢?
现在出了问题,还要道歉赔钱,还被立案调查,还有后续处理,还得承受责难,心中定然也是一肚子委屈。
当所有人都陷入一种忙碌不堪且存在难以回避的责任塌方境地时,那么就需要跳出事件本身另外层面的检讨反思,比如紧急就医难道不是120出车吗,为何把送医压力转嫁给了物业和社区?病人是否需要送,社区服务中心人员仅仅根据电话就能判断出来吗?这也让人不由得起想呼和浩特那位跳楼的精神病患者,当时也是120调度员判定患者不属于紧急情况,不需要急着送医。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不忍心提却又不得不提及,孕妇送医时她的丈夫也在身边,在这段漫长等待的时间里除了打电话,看不出有任何自救的选择,也是不可思议的。鄂尔多斯政法委讲得很清楚,危急时刻是有权进行自救的,过度依赖外部力量特别是不专业力量等同于将自己置于险境而不顾。
九龙坡的通报最后讲到“管控住疫情是硬道理,服务好群众是硬任务”,两硬何以兼得,这才是大问题。
如果每个人都在努力地空转着而不产生效益甚至会制造灾祸,那么里面的具体人是无辜的,最需要检讨改进的是机制和流程。
假使一种机制的设计只是为了安全避责,出了问题都是别人的、下面的而与自己无关,那是不道德的。
甚至可以再作一次复盘,假如把设计流程的人放在社区或物业的位置上,让他们来处理这件事情,能够严格恪守流程且妥善解决吗?
我们始终相信善良是人性的永恒,大多数基层一线的工作者,他们想顺顺利利把手中的事情办好,并且也为之付出日夜不息的操劳,除了能力和方法,还需要获得可靠的机制支撑。
甩锅最轻松,然而并不能从本质和逻辑上解决问题。
疫情困扰仍将延续,理性反思、勇敢担当和精诚团结缺一不可。
-End-
陪你一起仗义走天涯!
@关注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为防失联,请添加作者微信:
YSL20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