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第一个五一假期,人们如同放飞的鸟儿,挤满了各大景点,也上演着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小事诸如婆孙“平移插队”,大事有“巴厘岛命案”,而“高铁女孩遭掌掴”事件在网络上,热度高烧不退,成为最大的热门。
事件回顾:
5月2日,四川00后女孩独自乘坐C6276次高铁,从峨眉山市去往成都。她身后的三张座位上,是两位家长和三个孩子。三个孩子一直在玩游戏,不停地碰撞女孩的靠背,非常吵闹。
女孩忍了很久,最后还是提醒三个孩子和家长,意思是让家长管管孩子,不要影响别人的休息。没想到却遭到了这家三个大人的围攻,还被白衣服女子打了一巴掌。
女孩气不过进行了还击,一位东北好心大哥站出来为女孩抱打不平,痛斥了这一家人欺负人的行径,赢得了整个车厢旅客的喝彩和掌声。
回去后本以为事情就此了结,没想到这对打人夫妻竟然恶人先告状,在江油市报了警。后来成都铁路公安局,把此次事件定性为“互殴”,女孩被罚款200元,熊孩子的家长罚款500元的处罚。
女孩坚决不同意和解
女孩把处罚结果发到了网上,表示坚决不同对方和解,就是为了让犯错的一方留下记录受到惩罚。想不到,网络上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女孩的决定,还为女孩被警察叔叔定为“互殴”表示不服,大家都一致认为,应该是正当防卫。
网友们认为成都铁路公安局“各打五十大板”、“和稀泥”的做法,有失公平。这件事看上去虽小,却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切身的利益。假如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本身有理,却被人打了,我们要不要还手?
如果还手了,会不会也被定性为“互殴”,同样会留下案底?那么是不是只有躺平挨打,等待警察处理这一条路可走?
女孩人虽小,意志却非常坚定。第二次被传唤七个半小时,警察一直有劝,她却抱定信心不和解,为的就是让打人方留下记录。
那对夫妻急眼了,打人的白衣女子杨某一度哭着祈求和解
那么这对夫妻是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霸凌,给女孩造成的身心伤害了吗?
细心的网友扒出,原来另有原因。他们选择在自己的可控的地盘,江油派出所报案,本打算当地警方可以向小姑娘施压,促成双方和解,不想如意算盘落空。
原来这对夫妻身份不一般,白衣女子杨某是在编老师,老公是公务员。这让我们想起,怪不得在火车上他们振振有词,一副得理不饶人的样子,只因为他们自视高人一等。
他们是怕此次事件,会在自己的履历上留下案底,会影响他们的仕途和工作。比如:在单位评优、晋升职称、年终考核等诸多方面会产生影响,而且对子女将来考公也有影响。
怪不得这对夫妻怂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估计他们现在后悔死了,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可吃。
整件事看上去并不复杂,为何形成舆论风波?
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高铁上最先骂人打人的那对夫妻,一味纵容自家的熊孩子,在高铁狭小的空间嬉笑打闹,影响其他旅客的休息,本身就是没有道理的。
在其他人善意提醒下,竟然还不自知,还倒打一耙,认为别人欺负他家小孩,这足以显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高高在上惯了,受不了别人的一点指责,就睚眦必报。
在女孩面前,他们一家仗着人多,十分的霸道,他们可以用手机拍摄,女孩拍就要抢手机,丈夫先骂女孩,女孩还嘴,妻子上来就是一巴掌。
就像好心人东北大哥教训他们说的:“你们哪有理?还摆出一副得理不饶人的嘴脸。”老百姓最痛恨的,就是这些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的“高等人”。
每一个明事理的人,都能看出,错误完全在打人的这对夫妻身上,但是现在成都铁路公安局,却对被迫还击的女孩做出“互殴”的处罚决定,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和稀泥的做法,让人费解!
网友们都认为,这变相助长和纵容了错误一方的不法行为,降低了违法成本,这样处理,就是两边都不得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看似解决了问题,实则有助纣为虐之嫌。
5月7日,女孩再次发文,称目前他正提起行政复议,她表示坚决不和解。
司法部发声:女孩被迫反击符合正当防卫要件!
5月8日晚上,司法部官方微博“中国普法”就此事件发表评论文章写道:
今年3月,最高检与公安部联合印发《关于依法妥善办理轻伤害案件的指导意见》做出了进一步规定。
明确提出:准确区分正当防卫与互殴型故意伤害。指出“因琐事发生争执,双方均不能保持克制而引发打斗,对于过错的一方先动手,且手段明显过激,或者一方先动手,在对方努力避免冲突的情绪下仍继续伤害,还击一方造成对方伤害的,一般应当认定为正当防卫”。
女孩正是在“熊孩子”家长动手后且其后继续举起水瓶意图攻击时反击,反击行为具有避免自己受到进一步伤害的主客观性,符合正当防卫的要件。
该评论指出“各打五十大板”合法不合理!宽容反击者是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
结语:
这么看来,高铁被掌掴女孩申请行政复议,大概率会纠正原先对女孩“互殴”的定性。女孩被迫还击,完全符合司法部评论文章里,关于正当防卫的认定条件。
我们相信“邪不压正”,女孩一定会用自己的坚韧意志,赢得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